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重庆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重庆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多地楼市政策微调放松 房贷业务明显回温拐点已至

来源:房掌柜  整理 重庆房掌柜  2019-04-04 07:00:43
[摘要]楼市正在迎来新一波的购房热潮

自古以来,房子都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想让一个家庭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首先必须拥有一个住所。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房子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热门话题。最近,楼市正在迎来新一波的购房热潮。

3月二手房成交加速

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超过1.6万套,创下近10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深圳二手住宅成交4551套,环比涨幅超过120%。此外,上海、苏州、杭州等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量环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受到市场需求积压、信贷政策微调、炒作情绪升温等多重因素叠加,加快了3月份二手房的成交。

张大伟表示:“2018年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是明显调整的,很多城市的房价跌幅是肉眼可见的,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房源出现。一些刚需购房者在春节后入市,这也是每年都会有的现象。再叠加上从去年10月开始信贷政策,特别是按揭利率的轻微松动,也都给购房者一些信号。”

伴随房屋成交量升温,房主对房价的预期也在变化。有机构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二手房挂牌价格,同比上涨将近5%。不过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告诉记者,从链家的实际成交数据来看,三月份房价涨幅相对温和。

许小乐表示:“如果拉长时间看的话,几乎每年3月份都会形成全年交易的高点,今年回温的力度与去年大体相当,低于2016年和2017年。而且量的回升并没有导致价格快速上涨,3月份价格环比2月份上涨2.5%,同比上涨3.8%,上涨的幅度还是比较温和的。当前交易主要是以低总价的首次购房客户为主。”

多地楼市政策微调放松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成交反弹与最近调控政策边际放松预期加大有关。

记者梳理3月各地政策发现,多地城市政策微调持续,有对特定人群放松限购的,有对二手房交易个税进行调整的,还有叫停特价房的,同时也有多个城市政策从严,重点打击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整体看,各地调控政策延续了此前松紧并存的状态。

其中,政策微调放松最明显的是河北省高碑店市对特定人群放松限购。3月9日,高碑店市下发《关于支持民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特定人群,允许在高碑店市购买一套商品房(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而2017年5月高碑店市实施的房地产限购政策规定,非本地户籍在当地购房需提供3年及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此次《意见》为民营经济吸引进人才,改变了特定人群的购房资格认定。

针对允许特定人群购买一套商品房,高碑店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这一条规定主要是考虑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有着居住的刚性需求,在综合研究之后出台了这一规定。

杨红旭指出,有些城市推行“人才新政”,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人才落户之后才可以买房子,但是高碑店这次政策都不需要落户,是明显的突破限购的放松。高碑店介于北京和雄安之间,属于环京和环雄的叠加部分,楼市降温之后比较低迷,本地政府对于土地财政高度依赖,存在政策放松的动机。

不过,亿翰智库则认为,本次高碑店虽下发特定人群可购一套商品住房的政策,但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也同样是落实“房住不炒”的定调,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除了对特定人群放松限购,北京、上海、深圳、东莞等城市在减税降费背景下调整二手房交易税率,其中,东莞二手房个税可“二选一”,不用严格按此前的差额20%征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东莞作为三线城市,此前执行的二手房政策过于严格,比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政策更严格,而且在2018年东莞执行“三价合一”后,纳税价格与贷款价格合一,导致高个税房源基本难以交易,房价出现了明显下调。目前看,全国严格执行能查原值按差额征收个税的,只有北京等少数城市,东莞此次宽松,应该说只是把过去过于严格的调控松绑了。不过,他认为,减税对市场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

房贷业务拐点已至

回顾近年房贷业务的走势,2018年达到增速低点,这与2018年楼市的调控政策相一致。从2018年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看,房贷业务主力军四大行(中国银行未披露房贷相关数据,本文中四大行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与交通银行)在2018年房贷增速较2016、2017年均有所回落。

从历史年报数据看,2016年五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幅均在30%左右;随着楼市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2017年工行和农行的房贷增速分别回落至21.5%与22.5%。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2017年房贷同比增幅则分别为17.5%、17.5%和16.49%。

2018年报数据显示,房贷增速进一步下滑。去年工行与农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6.5%与16.8%, 建行、交行增幅则分别为12.83%与12.29%。

记者在年初调研报道中就已指出,2019年开年多家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指标就将房贷(按揭)放在重点位置上,并为接下来的房市回暖准备了较为充足的额度。但房贷业务的升温在前两个月并不明显。直到3月,这一拐点才来临。

华南某股份行一位个贷业务人士告诉记者,一季度通常是商业银行信贷额度较为宽松的时期,也是住房按揭贷款用款高峰,但前两个月房贷业务只能称为平稳,难言回温;直到3月,楼市成交量的上升,才带动了房贷业务的明显回温。

“尤其是近期,咨询房贷业务的人明显增多。一方面与房贷利率的下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对楼市的预期趋于稳定,之前很多观望的刚需购房者现在选择出手。来自个贷业务同行的判断也差不多,这应该是今年银行房贷业务的一个拐点。”上述个贷人士进一步指出,二季度,这一回暖趋势大概率会延续。

“稳”仍将是未来楼市的主基调

三月楼市进入“小阳春”,未来房价怎么走,也在挑战着刚需购房者的敏感神经。不过在张大伟看来,目前市场只能算是一个短暂的“复苏”。许小乐也认为,三月份的市场表现难以继续维持,未来市场将以“稳”为主。从链家数据来看,3月份4周的单周交易量持续环比下降。

许小乐说:“根据历史的经验,到4月份的时候成交量会出现季节性的回落,第二短期市场表现已经在高位回落,这从周度数据可以看到;第三目前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依然处在一个从紧的态势,所以市场会进入一个回跳阶段。”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认为,从较长周期来看,“稳”将是未来楼市的主基调,但是“因城施策”可能也会带来区域的分化。

丁建刚表示:“在高铁沿线经济发达的城市群,特别像珠三角、长三角的城市群,会显示出区域优势,这种特殊的虹吸现象也会使一些地区可能出现人口流失,这种分化将会是2019年非常明确的特征。”

(房掌柜整理自央广网、券商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聚富财经)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朗诗熙樾府实体示范区美好盛启 塑造人居的理想答案
  2. 2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 房地产贷款增长呈上升态势
  3. 3重庆世贸大厦房产拟转让 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商务地标
  4. 42023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名单发布 1156个项目总投资超3万亿
  5. 5完成投资251.7亿元!重庆交通建设首季“开门红
  6. 6最高法:商品房无法交付情况 购房者退款享优先权
  7. 7重庆龙湖企业:张旭忠接替苏西振 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8. 8税务总局:房地产业1-2月销售收入由负转正 同比增长2.3%
  9. 9二手房交易可以“带押过户”
  10. 10渝开发沙坪坝11万平米地块调整计容建筑面积、业态比例等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