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

筛选
当前位置:重庆房地产网  > 楼市聚焦 > 重庆楼市
分享到
微信扫码分享
房掌柜小程序端

房掌柜小程序端

点赞(0)
收藏

千亿房企高杠杆扩张引发危机 高负债高杠杆成双刃剑

来源:房掌柜  整理 重庆房掌柜  2019-04-12 07:00:39阅读量:3055
[摘要]地产行业,规模为王的规则从未改变过

  在经济下行与楼市调控的双面夹击下,地产行业压力渐显。但从当前已披露2018年年报的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各大房企的整体规模业绩进一步实现了增长,全国千亿级房企数量已从2017年的17家,增加到现在的30家,包括金科、阳光城、中国金茂等已成功晋级。

  业内人士指出,新晋千亿房企实现百亿向千亿级跨越发展,基本具有共同规律:均衡布局、土储充足、聚焦一二线城市等。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千亿已成为未来参与行业竞争的门槛,千亿之外的企业则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而迈入千亿门槛的房企往往也受扩张过快、杠杆过高等困扰,同时负债水平高、利润率低等问题也是未来需要调整的目标。

  “高周转”“三四线”成制胜法宝

  克尔瑞数据显示,2018年,千亿房企数量达到30家,相比2016年、2017年的12家和17家有了较大幅的增加。其中,阳光城、中南、富力、正荣、金科、中梁、金茂、融信等13家房企都在今年迈入千亿房企行列。

  随着房地产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众多房企逐渐达成共识,要甩开竞争对手唯一办法就是“快”。

  “4个月卖楼,5个月回款,6个月现金流回正,8个月再投资。”,凭借对地产大势的准确判断,碧桂园成为三四线之王,其高周转模式被业界奉为弯道超车、跨越千亿的法宝。

  如今,高周转已成为千亿房企最普遍的做法。纵观13家房企,其共性是,此前几年均有较大的扩张动作;在三四线都曾加大投入,大部分已经开始全国化布局。

  蓝光发展依靠高周转推动增长,拿地“3个月开工,4个月开盘,当月去化率达到60%,一年内项目现金流回正”的“3461模式”为其业绩增长保驾护航。

  作为碧桂园模式的拥趸,中梁同样希望将高周转用到极致。2016年中梁内部提出了“456”模式,即4个月开盘、5个月现金流回正、6个月资金进行第二次投入。

  而引入碧桂园“双斌”阳光城更不必说,2016年起,此前销售额不足500亿的阳光城加速拿地,开启高周转模式。2017年其斥资774亿元新增120个土地项目,当年最后两月狂揽48宗地。

  前碧桂园的首席财务官、现任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的吴建斌称,“有规模才有地位,规模落伍的企业,几乎没有行业话事权,没有市场地位,融资时,银行不仅不会给更好的融资条件,政府也不会把你当一回事。”带着前东家的经验,吴建斌帮助这家闵系房企实现了千亿销售额野心。

  布局方面来看,大部分新晋千亿房企,也一直以碧桂园为学习榜样,扎根于三四线城市进行布局,在近两年棚改货币化政策利好下,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一二线城市限购限售政策严厉,众多处于高速扩张阶段的房企选择深耕三四线。

  前几年,随着棚改政策大力度的推行,房企的大量入驻,三四线城市房价也出现了快速上涨的现象。三四线城市的楼市空前的增长,也是众多房企加入千亿俱乐部的重要原因。

  高负债成双刃剑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地产行业,规模为王的规则从未改变过,但激进扩张就意味着高负债、高杠杆,企业流动性风险居高不下。

  据媒体报道,13家新晋千亿房企中,净资产负债率超过70%行业警戒线的房企不在少数。2018年半年报显示,金科、富力、正荣、融信分别达到159%、187%、171%、140%,阳光城、泰禾更是达到惊人的230%、372%。

  数据显示,在融资渠道中,占比最大的公司债,3月共发生18笔,融资总额达386.40亿元,较上月的363.25亿元小幅上涨6.37%;“其他债权”融资上涨幅度最高,总额达324.9亿元,较上月57.52亿元大幅上涨464.84%;此外,房企通过信托贷款融资、境内银行贷款融资分别为158.64亿元、74.81亿元,环比分别上升382.04%、67.21%;中期票据融资总额为40.40亿元,较上月的53.52亿元下降24.51%。

  海外融资方面,3月外币融资总额272.51亿元,占比26.53%,较上月外币357.71亿元融资金额下降23.81%。据同策研究院监测,2019年3月房企融资以人民币为主,美元次之、港元第三。其中,美元融资总额271.70亿元人民币(40.35亿美元),较上月美元融资金额356.77亿元人民币下降23.84%;港元融资总额为0.8171亿元人民币(0.9526亿港元),占比0.08%。

  具体到企业融资成本层面,在已披露的数据中,融资成本最低的是招商蛇口发行的150亿元可交换债券,票面利率0.1%;融资成本最高的是华夏幸福境外间接全资子公司CFLD (CAYMAN) INVESTMENT LTD.完成境外发行5.3亿美元的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票面利率为8.625%。此外,碧桂园发行的5.5亿美元于2024年到期的6.5%优先票据和9.5亿美元于2026年到期的7.25%优先票据;万科的7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下的6亿美元,5.25年期固息票据,票面利率为4.2%;旭辉发行5年期2.5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为6.55%;世茂股份发行2019年第一期10亿元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3.67%。

  同策资管指出,总体来说,本月房企融资成本较上月有明显下降,约在3%-7%之间。

  高负债应该结合周期来看,2015-2017年的这轮楼市大牛市中,此时高负债是良药。房企排名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不能顺周期、加杠杆,成为战略上的首选项。部分企业抓住市场上行期的机会,大举拿地,玩转高负债的房企脱颖而出。

  但是,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企的策略从原有“变更大”演变为“活下去”。原先的“高负债”意味着“高利润”,而现在的“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

  此前高负债建立了赫赫战功,但是并不意味着还能适应如今的形势。巨额的资金成本,低迷的项目盈利能力等,都在昭示一个事实,房企若坚持高负债之路,将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所以,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未来来看,房企的高负债策略都将无法延续。它的确能够帮助房企“变更大”,但是也会成为房企“活下去”的致命阻碍,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外,高周转背后,房企人才流失、施工质量问题频出也为过于追求速度的房企敲响了警钟。

  易居中国CEO丁祖昱预计,千亿房企的数量在2018年达到30家后,未来规模的扩容将会放缓,短期内将维持在30-35家左右。

  在这新一轮融资热潮中,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集中度不断走高的形势下,中小房企承受竞争高压。近来,中小房企的融资动作同样来势不小,但对比大型房企,金额、成本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对于在前几年错失冲击千亿规模的房企来说,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质量还是速度

  尽管当前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在“以稳为主”的政策大环境下,寻求有质发展、效益与规模并重已经成为诸多房企的共识。

  万科在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同时发布的《致股东》中指出,在房地产白银时代,市场单边快速上涨、行业整体快速扩张的红利期已经结束。

  亿翰智库研究报告显示,各大房企目前公布的销售目标已直观体现了房企“降速求稳”的初衷。从梳理的数十家房企业绩目标来看,2019年目标对比2018年销售增幅均值为21%,相比去年的数据下降了逾20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降速求稳”各梯队企业间还存在些许差异。统计显示,2000亿元规模及以上房企2019年目标多处于10%-15%区间。因对规模提升已不迫切,在市场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多数主动放缓业绩增速,如碧桂园提出提质控速,万科表态要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千亿规模及以上房企2019年目标多处于15%-20%区间。该类房企在达千亿规模后,有意识地放慢速度,为匹配自身规模开始着力优化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这些千亿房企同比增幅下滑的原因。如阳光城、雅居乐等都表示,千亿之后将会更关注品质,而在投资上都显示出审慎态度。

  但千亿规模以下的房企,尤其是冲击千亿的公司在2019年目标多处于20%-30%区间,依旧保持积极扩张心态。

  业内人士指出, “千亿军团”扩容,与近年来增量市场扩大有关。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万亿元,到2017年已达到13万亿元,七年时间增长了13倍。这也是万科用了数十年才实现千亿规模,但近几年来一些中型企业仅花费了几年时间就跨越了千亿门槛。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整个行业进入下行通道,未来的空间能不能容纳更多的千亿公司。

  (房掌柜整理自北京商报、36氪、时代周报)

分享到:
责任编辑:简艳霖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楼市爆料寻求报道,请点击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

阅读过本文的网友还阅读过

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1. 1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 房地产贷款增长呈上升态势
  2. 2重庆世贸大厦房产拟转让 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商务地标
  3. 32023重庆市级重点项目名单发布 1156个项目总投资超3万亿
  4. 4完成投资251.7亿元!重庆交通建设首季“开门红
  5. 5最高法:商品房无法交付情况 购房者退款享优先权
  6. 6重庆龙湖企业:张旭忠接替苏西振 出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7. 7税务总局:房地产业1-2月销售收入由负转正 同比增长2.3%
  8. 8二手房交易可以“带押过户”
  9. 9渝开发沙坪坝11万平米地块调整计容建筑面积、业态比例等
  10. 10川渝202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7.76万亿 占全国6.4%

楼盘推荐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