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历史,从来不会因为受捧流走而老去,只是蒙上了灰层而已,轻轻擦拭,触摸到的便是城市的荣耀。
早在19世纪末,伴随着重庆的开埠,南滨路就开始了它的“十里洋场”生涯:洋行纷至沓来,洋商们带走山货土产,带来闹钟、洋伞、洋碱、染料等商品,还带来欧美国家数百年铸就的工业文明。这其实是重庆3000多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对外开放。
自此,南滨路一带商贾往来,豪宅云集。
周家湾别墅
原地名龙门浩狮口16号,当地人称为孙家大楼。过去曾为法国人居住,后被一位官员接手。该建筑为典型中西合璧式风格,两楼一底硬山顶,房顶开有老虎窗。入口牌楼大门为哥特式尖顶,每层窗檐和门檐上下都有砖砌图案,门楣上用木雕花装饰,砖墙围合的小院坝里有两个精致的花池。电视剧《一双绣花鞋》曾以此房为拍摄场地。
建筑整体做工考究、布局紧凑,显得小巧玲珑优雅美观。在大气的欧式拱廊里又透出东方文化的神韵,在装饰复杂的朝门上面又兼容四海寓意,而打着那个动荡年代显著记号的军事考虑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图为2012年重建后的样貌。
董家桥21号洋房
位于董家桥21号的神秘房子,修建于清末重庆开埠时期,是法国永兴洋行(后为吉利洋行)高级职员的住所和活动会所,也是重庆大资本家黄锡滋与法国商人会谈的主要场所。
该住宅为一栋二楼一底砖木结构中西式建筑,房屋前有一宽大的院坝,当地老百姓称“洋房子”。歇山式小青瓦屋面,青砖砌墙,拱形的窗户,条石基础,青砖砌方形院门。
黄锡滋别墅
黄家巷犹如一条曲折蜿蜒的“肠道”,从江边的慈云寺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纵贯穿梭于重庆典故———“靑狮锁白象”的长江南滨狮子山山腰所在地。两旁青砖高墙森然,几栋中西合璧百叶窗点缀的别墅分外惹人注目。
它以错落有致的老式洋楼和民国建筑体现出一种浓郁的中西交合气质,历经百年沧桑,仍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马嘉礼别墅
马鞍山上有座不起眼的小楼,门牌上写着马鞍山68号,人们称之为“马嘉礼别墅”。因片区改造,楼内只剩下几户人家。小楼的罗马柱、歇山顶,别有韵味。
2025-05-26 17:02
2025-05-23 19:30
2025-05-16 16:08
2025-05-14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