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吹响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号角以来,江北区以“门前新三包”为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环境责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市容市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
截至11月15日,江北区近3700家临街商户或住户完成了“门前新三包”的标牌安装、承诺书上墙,“门前新三包”工作全面铺开。
“门前新三包”包括哪些内容?与老“门前三包”有哪些不同?本报特地走访了江北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一问:“门前新三包”包什么?
包“环境整洁、市容有序、设施完好”
所谓“门前新三包”,是指沿街建筑物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物业管理单位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沿街建筑物外墙立面至路沿石的区域,通过自我管理约束、强化义务履行、倡导互动参与,实现“环境整洁、市容有序、设施完好”。
包“环境整洁”内容为:门前道路(人行道)、公共场地、绿化带(树池)、构(建)筑物立面、店招店牌、垃圾收集容器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油污、无积水。
包“市容有序”内容为:责任区范围内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排乱倒、乱堆乱扔、乱拉乱挂、乱涂乱画;无倚门设摊、占道(出店)经营;无占道洗车、加工等违章生产经营活动;无违章在行道树及绿化带上晾晒衣服、搭架搭棚;不得随意修剪、砍伐、移植城市树木,更不能私自侵占城市绿地或在绿地内种植与园林绿化无关的作物;无经营活动中产生影响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噪声、油烟污染。
包“设施完好”内容为:责任范围内道路平整,无松动、破损、坑洼、沉降变形等,路沿石、栏杆等设施无锈蚀、缺损,人行道天桥、地通道等设施涂装无脱色脱皮,建(构)筑物立面、店招店牌无破损,景观亮灯完好,无断字缺亮;垃圾收集容器无破损。
二问:新旧“三包”有何不同?
更注重“自我管理”和“互动参与”
与老“门前三包”相比,“门前新三包”更注重商户或住户的自我管理。要求沿街建筑物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确定的责任区范围,严格执行责任制度,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做到规范设置垃圾容器,规范投放生活垃圾,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规范设置店招店牌,规范经营行为,确保门前环境整洁、市容有序、设施完好。
同时,“门前新三包”更强调商户或住户履行好自己的义务。要求沿街建筑物所有人、使用人或者物业管理单位自觉履行教育劝导、举报等社会义务,对门前出现的道路(人行道)、公共场地破损、坑洼,绿化、环卫等公共设施破损等问题,及时主动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确保第一时间得到维护;对发现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敢于进行教育、劝导和制止,对不服从劝导的行为,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此外,“门前新三包”更倡导“互动参与”。要求发挥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带头示范作用,主动参与“门前新三包”日常和应急管理工作;在重大接待和重要会议情况下,积极主动协助政府做好责任范围内的相关工作。
三问: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定期抽查、公示,常抓不懈
为切实做好“门前新三包”实施工作,今年以来,江北区环卫所对全区主次干道商户进行基础数据收集,为安装标识牌并将“门前新三包”责任制落实到位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江北区环卫所已将全区51条主次干道逐一按照路段登记在《江北区主次干道“门前新三包”宣传基础数据收集表》中。经统计,江北区目前已收集近3700家商户基础数据,工作人员已挨家挨户对“门前新三包”工作进行宣传,并与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劝导商户提高自律意识,营造整洁的街面环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制订详细的考核细则,将每周不少于3次对辖区商户落实“门前新三包”情况进行抽查,每月以路段或片区为单位对抽查结果进行张榜公示,常抓不懈。
对于不履行《责任书》内容,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上述规定,经宣传教育仍不改正的,将由江北区相应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责令改正,并可予以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等企业不良行为信息将按规定程序纳入联合征信系统(企业信用档案),供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查询。